易哈佛考试

医生:174,077人 工程师:186,957人 会计:207,332人
资讯/ 医学类考试/2015年全执业中药师考试中药学讲义精选

2015年全执业中药师考试中药学讲义精选

医学类考试 2015-01-22 易哈佛医学组整理

2015执业中药师考试中药学讲义

一、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掌握作者、成书年代、学术价值及载药数量

1、《神农本草经》: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。汉代本草代表作。本书载药365种,是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总结。根据各种药物的效果将其分为上中下三品。首载药性理论配伍理论;奠定了中药学理论基础

2、《本草经集注》:陶弘景著,魏晋南北朝时期本草代表作。本书载药730种。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。系统、全面地整理补充了《本经》内容,反映了魏晋南北朝的主要药学成就

3、《新修本草》:苏敬等21人主持编写。又称《唐本草》,隋唐时期本草代表作。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,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。本书载药850种。由本草、药图、图经三部分组成,首创图文并茂编撰模式。

4、《经史证类备急本草》:唐慎微著。简称证类本草,宋代。该书图文并茂,方药并收,资料翔实,医药结合。载药1746种,附方3000余首。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,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,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。

5、《本草纲目》:李时珍著。明代本草学代表作。该书52卷,约200万字,附方11000余首,载药1892种,绘药图1100余幅。按药物的自然属性,分为16纲、60类。是中国本草学最完备的分类系统。

6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:赵学敏著。清代,本书载药921种。新增药物达716种之多。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。

7、《中华本草》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,南京中医药大学总编审。成书于1999年。当代本草学代表作。全书共34卷,前30卷为中药,后4卷为民族药,分为藏药、蒙药、维药、傣药各1卷。

二、中药的性能四气、五味、升降浮沉、归经、有毒无毒

 含义:中药的性能,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。

 中药防治疾病的基本机制: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。中药的作用包括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。

(一)四气

含义: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,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,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。

确定依据: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,病证寒热为基础。

 所示效用:凡具有清热、泻火、凉血、解热毒作用的药物,性属寒凉;凡具有温里散寒、补火助阳、温经通络、回阳救逆作用的药物,性属温热。通常还标以大热、大寒、微温、微寒等予以区别。阴阳属性:温热属阳,寒凉属阴。

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:辨证用药

(二)五味

含义:五味是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的辛、甘、酸、苦、咸五种药味,它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,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。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

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:

 辛:能散、能行,有发散、行气、活血等作用。临床治疗表证、气滞、血瘀等证。一些具有芳香气味的药物,亦称辛香之气,除有能散、能行的特点外,还包含了芳香辟秽,芳香化湿,芳香开窍等作用。辛味药多辛散燥烈,易耗伤气阴(津),故气虚、阴(津)亏,表虚多汗等不宜用。

甘:能补、能缓、能和,即有补虚、和中、缓急、调和药性的作用。某些甘味还具有解药食中毒的作用。淡味附于甘,能渗、能利,有渗湿利水的作用,多用于水肿、小便不利等证。甘味多腻滞,易助湿碍脾,脾虚湿滞勿用甘味滋补,古人有“中满忌甘”之说。

酸:能收、能涩,有收敛固涩作用,还能生津、安蛔。多用于体虚多汗,久泻久痢,肺虚久咳,遗精滑精,尿频遗尿等正虚无邪之滑脱不禁所致诸证。 涩味附属于酸,亦具有收敛固涩作用,但酸味与涩味相似而不尽相同,如酸能生津开胃、酸甘化阴等,皆是涩味所不具备的。酸能敛邪,故有实邪者勿用。

苦:能泄、能燥、能坚。泄即通泄、降泄和清泄,如大黄通下泻火为通泄,杏仁降气平喘为降泄,栀子清热泻火为清泄;燥即燥湿,用于湿证,又分为苦寒燥湿和苦温燥湿二类。坚含义有二,一是坚阴,苦能泻火存阴,二指坚厚肠胃。因苦能燥,易伤津,伐胃。阴津不足,脾胃虚弱者不宜用。

 咸:能软、能下,有软坚散结和泻下通肠作用,多用于瘰疬、瘿瘤、痰核、症瘕等病证。此外,咸味还能入肾补肾,如紫河车、鹿茸、蛤蚧等能补肾壮阳益精。咸又入血,如犀角、玄参味咸入血分而有凉血的作用。 但咸味药不宜多食,尤其是高血压动脉硬化者更是如此,另有的咸味药有伤脾胃,脾虚便溏者慎用。

阴阳属性:辛甘淡属阳,酸苦咸属阴 气味配合:气偏于定性,味偏于定能。气味相同,作用相近;气味相异,功能不同。

 三、中药的功效与主治

  一、含义

  功效:是指中药防治、诊断疾病及强身健体的作用。

  主治:指药物在临床的主要适应证。

  二、功效与主治病症分类及其表述方式

  1、按中医辨证学分类

  (1)针对八纲辨证的功效:对应表里辨证的有解表、发表、温里、攻里等,对应寒热的有散表热、清里热、散表寒、散里寒;对应虚实的有补虚、泻实等,对应阴阳辨证有补阴、滋阴、敛阴、补阳、助阳、温阳、回阳等。

  (2)针对病因辨证的功效:与病因辨证的六淫与疫疠、七情、饮食劳伤、外伤对应。如:散风、祛寒、清暑、渗湿、燥湿、化湿、润燥、清热、泻火、解毒等;对应七情的有镇惊、定惊、解郁、安神、醒神等;对应饮食劳伤的有:消食、消积、补虚、强身等;对应外伤的有生肌、敛疮、续筋接骨、解蛇虫毒等。

  (3)针对气血津液辨证:补气、行气、降气、敛气,养血、活血、止血、生津、化痰、利水等。

  (4)针对脏腑辨证:如:养心、清心、通心脉;宣肺、清肺、润肺;通肠、滑肠、涩肠;补脾、健脾、温脾、运脾;温胃、健胃、养胃、开胃;疏肝、清肝、养肝、息肝风;利胆、清胆;温肾、补肾、益肾、滋肾阴、助肾阳;清利膀胱湿热、散膀胱冷气等;通利三焦、健脑、暖宫等。也有补肺脾、补肝肾、补脾肾之阳等对应不止一脏一腑的表述。

  (5)针对经络辨证与六经辨证:如和解少阳、散太阳经风寒、散少阴经风寒等。

  (6)针对卫气营血辨证的功效:清气分热、透营转气、清营凉血、散血解毒等。

  (7)针对三焦辨证:宣化上焦湿浊、芳化中焦湿浊、清利下焦湿热、补中气、温中散寒等。

  2、按中医治疗学分类

  (1)对因功效:属于祛邪的功效有:祛风、散寒、除湿、清热、泻下、涌吐、解毒、杀虫等;属于扶正的有补气、助阳、滋阴、养血;属于调理脏腑或气血的有疏肝、柔肝、宣肺、和中、理气、活血、安神、开窍、潜阳、息风;属于消除病理产物的有消食、利水、祛痰、化瘀、排石、排脓等。

  (2)对症功效:缓解或消除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症状,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,防止病情恶化,如:止痛、止血、止呕、止咳、平喘、止汗、涩肠止泻、涩精止遗等。

  (3)对病证功效:截疟、蚀疣、祛风湿、通鼻窍、利胆退黄、消痈排脓、驱杀绦虫等。

  (4)对现代病证功效:降血压、降血脂、降血糖、抗肿瘤等。

  3、主治病证

  (1)病名类主治病证以疾病的名称表述中药的主治病证,如:疟疾、肺痈等。

  (2)证名类主治病症以疾病的证名表述,如热淋、湿热黄疸、风热表证等。

  (3)症状名类主治病症是以病或某一症状名称表述,如惊悸、耳鸣、耳聋、口臭等。

  四、中药的应用

  中药的应用包括配伍、用药禁忌、剂量和用法等内容。

  (一)配伍

  1、七情配伍 单行:人参治脱证、黄连治痢疾。 相须:就是性能相类似的药物,配合应用后可以起到协同作用,加强了药物的疗效,麻黄+桂枝;附子+干姜;石膏+知母 相使:就是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药物合用,一药为主,一药为辅。辅药增强主药的疗效。黄芪+茯苓;枸杞子+菊花;黄连+木香相畏:就是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其它有害作用能被另一种药抑制或消除。半夏畏生姜;甘遂畏大枣相杀:就是一种药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。生姜杀半夏、南星 相恶:就是两种药配合应用以后,一种药可以减弱另一种药物的药效。人参恶莱菔子相反:就是两种药物配合应用后,可能发生剧烈的副作用。甘草反甘遂;乌头反半夏相须、相使,增效;相畏、相杀,减毒;相恶(减效)、相反(增毒)

  2、君臣佐使 君药: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,又称主药。 臣药:是协助主药以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,又称辅药。其意义有二: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的药物,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。

  佐药:有三个意义

  一是佐助药,治疗兼证或次要症状的药物;

  二是佐制药,用于主药有毒,或药性峻烈须加以制约者,这两种一般称为“正佐”法;

  三是反佐药,用于因病势拒药而加以从治者,如温热剂中加入少量寒凉药,或于寒凉剂中加入少量温热药以消除寒热相拒,药不能进的现象。

  使药:有两种意义

  一是引经药,即引导它药直达病所的药物,如治上部疾患用桔梗为引,治下部疾病以牛膝为引等;

  二是调和药性的药物。

  (二)用药禁忌

  用药禁忌包括配伍禁忌、妊娠禁忌、用药禁忌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,另外还有证候禁忌。

 第5单元解表药

  一、概论

  性能功效:多具辛味,主入肺与膀胱经。发散解表,兼能宣肺、利水、透疹、祛风湿等。

  主治:感风寒或风热,出现恶寒、发热、头痛、身痛、无汗(或有汗)、脉浮等表症者。部分还可用于咳喘、水肿、疹发不畅及风湿痹痛等。

  分类及各类的性能特点:分类性味功效主治病证兼治病证辛温解表药辛温发散风寒,发汗力强外感风寒表证风寒湿痹、咳喘、水肿兼表证辛凉解表药辛凉疏散风热,发汗力弱,长于透热解表外感风热表证风热咳嗽、麻疹不透、目赤多泪

  二、辛温解表药

  1、麻黄:

  【功效】发汗,平喘,利水。

  [主治]风寒表实无汗症;肺气不宣咳喘证,水肿兼有表证。

  [特殊用法]解表宜生用,平喘宜蜜制。

  【配伍】

  A、麻黄配桂枝:治风寒表实无汗。

  B、麻黄配杏仁:治喘咳气逆功著,证属风寒束肺者尤佳。

  C、麻黄配石膏:治肺热咳喘效佳。

  2、香薷

  【功效】发汗解表,和中化湿,利水消肿。“有夏月麻黄之称”

  3、桂枝

  【功效】助阳解表,温通经脉,通阳利水,温通胸阳,温中散寒。

  [主治]治风寒感冒无论表实表虚皆宜,疗阳虚经寒血滞所致诸证可投。

  【配伍】桂枝配白芍:治风寒表虚有汗每用。

  4、紫苏

  【功效】发表散寒(叶),行气宽中(紫苏梗),安胎,解鱼蟹毒。风寒感冒气滞胀满者尤佳。

  5、生姜

  【功效】发汗解表,温中止呕,温肺止咳。

  【性能特点】入脾经善温中止呕,素有“呕家圣药”之称,并兼解鱼蟹毒。

  6、防风

  【功效】祛风解表,胜湿,止痛,解痉。

  【性能特点】治风通用药,无论外风内风或兼否寒热皆可投用。

  7、羌活

  【功效】解表散寒,祛风胜湿,止痛。

  【性能特点】作用偏上偏表,主散肌表游风及寒湿而通利关节止痛,尤善治太阳头痛及上半身风湿痹痛。

  8、藁本

  【功效】发表散寒,祛风胜湿,止痛。善治颠顶头痛,散太阳经风寒。

  9、苍耳子

  【功效】散风寒,通鼻窍,除湿止痛,止痒。治外感头痛鼻塞、鼻渊等,有毒。

  10、细辛

  【功效】祛风散寒,通窍,止痛,温肺化饮。

  【性能特点】本品为感受风寒、风湿之少阴头痛及鼻渊鼻塞头痛之良药;又为治寒饮伏肺之要药。

  【配伍】细辛配干姜、五味子:治寒饮喘咳日久者效佳。

  11、白芷

  【功效】散风解表,通窍止痛,燥湿止带,消肿排脓,止痒。

  【性能特点】外散风寒而解表,上通鼻窍而止痛。最善治阳明头痛、眉棱骨痛。

  12辛夷

  【功效】散风寒,通鼻窍。内服宜用纱布包煎。

  13、荆芥

  【功效】祛风解表,透疹止痒,炒炭止血。

  【性能特点】生用为发表散风通用药,炒炭性变收敛,善止血,治各种出血可选。

  14、西河柳

  【功效】发表透疹,祛风除湿。

 三、辛凉解表药

  1、薄荷

  【功效】疏散风热,清利头目,利咽,透疹,疏肝。

  【性能特点】既善散上焦风热而清利头目与咽喉,又能透发疹毒和疏肝。本品发汗力强,故表虚自汗者不宜用,不宜久煎。

  2、牛蒡子

  【功效】疏散风热,宣肺利咽,解毒透疹,消肿疗疮。

  【性能特点】外散风热、内解热毒、上宣肺气,下利二便,虽发汗不如薄荷,但长于清解热毒。性寒,滑肠,气虚便溏者慎用。

  3、蝉蜕

  【功效】疏散风热,透疹止痒,明目,息风止痉。

  【性能特点】疏散清透解痉,长于祛风解痉与明目开音。

  【配伍】蝉蜕配胖大海:善治风热或肺热之咽痛音哑。

  4、桑叶

  【功效】疏散风热,清肺润燥,平肝明目,凉血止血。

  【性能特点】润肺止咳蜜炙,加黑芝麻补肝肾,明目

  5、菊花

  【功效】疏散风热,平肝明目,清热解毒。

  【性能特点】疏散清降并能。入肺经,善疏散风热而清利头目;入肝经,善泻热益阴而平肝明目;兼清解热毒而治疮肿。

  【配伍】菊花配枸杞子:补肝肾明目,治肝肾亏虚之视物昏花用之效佳。

  6、木贼

  【功效】疏散风热,明目退翳,止血

  7、葛根

  【功效】发表解肌,解热透疹,生津止渴,升阳止泻。

  【性能特点】性善升散,功在脾胃。治项背强痛之要药;又善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行,具生津止渴、升阳止泻及透发疹毒之功。止泻宜煨用,退热生津宜生用。

  【配伍】生葛根配黄芩、黄连:三药合用,既清热燥湿解毒,又透热升阳止泻,主治湿热泻痢初起。

  8、柴胡

  【功效】解表退热,疏肝解郁,升举阳气。

  【性能特点】主入肝胆经。功善和解退热、疏肝解郁及升举阳气,既为治肝胆疾患之要药,又为治气虚下陷所常用。善治邪在少阳寒热往来,气虚下陷之久泻脱肛、子宫脱垂、胃下垂等。解表退热宜生用,疏肝解郁宜醋炙用。

  【配伍】柴胡配黄芩:清解半表半里之邪热效强,治少阳寒热往来效著。

  9、升麻

  【功效】发表透疹,清热解毒,升阳举陷。

  10、蔓荆子

  【功效】疏散风热,清利头目,祛风止痛。

  11、浮萍

  【功效】发汗解表,透疹止痒,利水消肿

  四、相似药物的比较

  1、麻黄、桂枝:麻黄发汗力强,风寒表实无汗为用;桂枝发汗力弱,又能助阳,风寒表实无汗及表虚有汗咸宜。

  2、紫苏、生姜、荆芥、防风:均能发汗解表而治风寒感冒。

  不同:紫苏风寒感冒无汗或兼脾胃气滞者多用;生姜风寒感冒轻者多用;荆芥生用长于散风,为发表散风通用药,又治风热感冒无汗或汗少者;防风微温而甘缓不峻,为治风通用之品,发汗力虽较弱而长于胜湿,凡外感表证无论寒热或夹湿与否均可投用。

  3、羌活、藁本:均善发散风寒、胜湿止痛。 不同:羌活善治太阳头项强痛、上半身风寒湿痹特别是肩背肢节痛;藁本善治巅顶头痛,兼治寒滞肝脉之脘腹痛。

  4、细辛、白芷、辛夷、苍耳子:均为辛温发散、宣通鼻窍之品。为治风寒感冒或鼻渊之鼻塞头痛的要药。

  5、香薷、麻黄:均能发汗解表、利水退肿,治表证无汗、水肿及小便不利。其中,香薷微温,兼和中化湿而祛暑,习称“夏月麻黄”。

  6、薄荷、牛蒡子、蝉蜕:均能疏散风热、透疹止痒。

  不同:薄荷辛凉,主散上焦风热,发汗力强,无汗者用之;牛蒡子辛苦性寒,宣透清降,发汗力较弱,但长于清泄热邪,兼利二便;蝉蜕甘寒质轻,发汗不如薄荷,清热不如牛蒡子,但长于祛风解痉止痒,感冒和麻疹高热抽搐、风疹瘙痒者用之。

  7、桑叶、菊花:均善疏散风热、平肝明目。

  不同:桑叶性寒,作用偏于肺,疏散力较菊花强;能润肺止咳;菊花性微寒,作用偏肝,平肝明目力较桑叶为胜,兼治肝风头痛。

  8、柴胡、升麻、葛根:均为解表升阳之品。

  不同1、:柴胡入肝胆经,主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,善疏散退热;升麻,入肺与脾胃经,主清散而解表;葛根主入脾胃经,善发表解肌退热。

  不同2:虽均能升阳,胡、升麻能升清阳而举陷,多与黄芪、人参等相伍。葛根则鼓舞脾胃清阳上升而止泻痢。

  不同3、升麻、葛根均能透疹,治麻疹不透,而柴胡不能。

  不同4、柴胡又善疏肝解郁;升麻又善清热解毒;葛根又能生津止渴,治热病伤津及内热消渴。

 


学员心声
[2014-12-19 18:29:50]錢芣湜問

手机里面复习非常方便,拿本书复习太不方便了。易哈佛手机版我觉得很好用!

[2014-12-10 11:29:48]↘洛水つ忆殇

曾经我考试的时候会在论坛上逛逛,也下过一些复习的课程,但是复习的效果都不明显,直到我了解到易哈佛,就购买了,针对重点考点来复习,效果挺好~

[2014-12-09 00:55:54]cxjtank

考试之前都还一直担心,很怕易哈佛没有这么好,现在想来我都是在瞎操心了,易哈佛有这么强大的师资力量,怎么可能连套考题都拿捏不准

[2014-12-06 17:10:27]∮蓝馨♂雨№

今年已经是第三次考了,看了你们评论和介绍太好了才决定买,不过资料内容确实很不错。考试也顺利,目前处于等待阶段。

[2014-12-05 12:46:18]缘份的天空

从题型、题量、知识点等各方面来说,易哈佛起到非常的棒的学习效果,我今年考的非常理想

[2014-12-02 10:24:38]芯爱~

考完呢,过来分享经验,我的经验就是考前冲刺阶段坚信易哈佛,精准、高效、到位!易哈佛肯定有最强的师资力量,必考点提炼的非常准确到位!

[2014-12-01 13:01:10]虫虫

很荣幸能遇到易哈佛,我还是在百度贴吧里面知道了解易哈佛的,后来拨打热线电话客服又详细的给我讲解了易哈佛,考试过程中易哈佛也起到了作用,每科的考点命中率都很高。

[2014-11-25 09:27:27]燕子

第一次相信网上卖的资料,很意外资料是真实靠谱的,我在复习过程中档我做错题之后都会做个记号,在空白处写上这道题的知识点和考点,然后在考试大纲中找到相应的内容和要求所掌握的程度,认真的复习,考试中很轻松的解答每道考题!

[2014-11-24 20:47:20]答案

电子档真的对我太适用,随便导在手机或IPAD都可以,方便携带,更容易提高复习效率。必考点都非常精准,我当初没有选错,现在想想都觉得我的眼光真的很好

[2014-11-24 12:49:42]や豳魂潇靜ヾ

真的非常适用,题目很精准,重点考点都归纳的很清楚。

最新问答
©2009-2014 ehafo.com 宁波品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公司简介 | 联系我们
浙ICP备1106565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