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镇痛药:消除或减轻由疼痛引起不愉快情绪的药物。
2.哌替啶:为一种人工合成镇痛药,作用和不良反应与吗啡相似,镇痛强度为吗啡的1/10~1/7,临床上常用于镇痛、麻前给药、心源性哮喘的辅助治疗、人工冬眠合剂。
3.可待因:口服易吸收,生物利用度为60%,药理作用与吗啡相似,但作用较吗啡弱,镇痛作用为吗啡的1/12~1/10,镇咳作用为吗啡的1/4,对呼吸中枢抑制较轻。临床上用于中等程度疼痛和剧烈干咳。
4.芬太尼:属于短效镇痛药,作用类似吗啡,镇痛效力为吗啡的100倍,起效快。适用于外科小手术,也可通过硬膜外或蛛网膜下腔给药治疗急性手术后痛和慢性痛。舒芬太尼的镇痛作用强于芬太尼,是吗啡的1000倍。
5.吗啡的中枢神经系统作用:①镇痛,作用强,对各种疼痛有效,特别对持续性的慢性钝痛效果好,对神经性疼痛的效果差。②镇静、致欣快作用,产生了镇静作用,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,这种欣快感也是造成强迫用药的重要原因。③镇咳。④抑制呼吸。⑤催吐。⑥缩瞳。
6.吗啡的不良反应:①眩晕、恶心、呕吐、便秘等。②耐受性和依赖性。③急性中毒:导致呼吸抑制,老人、儿童、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禁用。
7.对乙酰氨基酚:为非选择性COX抑制药。解热镇痛作用与阿司匹林相当,抗炎抗风湿作用极弱。无明显胃肠刺激作用。短期使用不良反应轻,过量中毒可引起肝损害。长期大量用药,尤其在肾功能低下者,可出现肾绞痛或急、慢性肾衰竭。
8.苯巴比妥:主要用于治疗癫痫大发作及癫痫持续状态,对单纯的局限性发作及精神运动性发作也有效,对小发作和婴儿痉挛效果差。因中枢抑制作用明显,均不作为首选药。
9.乙琥胺:防治癫痫小发作的首选药。对其他惊厥无效。
10.丙戊酸钠的临床应用:本品为广谱抗癫痫药,临床上对各类型癫痫都有一定疗效,对大发作疗效不及苯妥英钠、苯巴比妥,对小发作优于乙琥胺,但因其肝脏毒性不作为首选。它是大发作合并小发作时的首选药物,对其他药物未能控制的顽固性癫痫也有效。